脚踏实地的“魔术”,大地丙太郎的“超演出”创作术(二)
学徒与知己
几乎所有的演出家,在担任分镜之前,或者同时,都是要担任执行演出的。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大演出家的手下当学徒,从细节上一点儿一点儿开始。担当执行演出的话,很多时候都是要演出别人的分镜的。但是大地丙太郎有一个怪脾气,就是如果自己担当执行演出,就会尽量争取自己来完成分镜——本来这样也是最方便的,自己想要做什么,自己想做的效果怎样做到最理想,这都是最适合由自己来完成的事情。这个习惯从一开始参加『天才少爷茶魔』演出的时候,就已经养成了。
“本来,担当某话演出的演出家就应该从分镜开始负责,比如我,我从一开始接触演出的时候就把画分镜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制作『天才少爷茶魔』的时候,只要担当一话的演出,我就一定会画那一话的分镜。一边画分镜,一边制定我的细部演出计划。把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都画到分镜里边,自己直接去进行演出的话,才能准确地把自己想做的演出效果给表现出来。”
当然,虽然大地自己有这个习惯,但是“人在业界滚,哪能不挨整”,轮不到自己画分镜的时候总是有的。如果是业界的朋友或者同事需要一个人专门担当分镜,只画分镜的感受可能还要好一些;但是对于不画分镜,按照别人的与自己风格不符的分镜(要是风格相近或者理解相同也许还好)去做自己的演出,这是大地丙太郎最无法忍受的。在担任『俏皮小巫仙』的演出的时候,大地虽然最后还是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他觉得,分镜与自己的风格实在差异太大,也许会造成不本意的演出,于是在后期主动调整到只担任分镜。“这个场景,明明我来画镜子的话能完成得更帅气一些的,为什么会这样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呢?”抱着这种想法,定然是做不好演出工作的。
但是,例外也并不是没有的,虽然很多人的分镜风格都不适合大地,但有一个人,大地是愿意服服帖帖给他的分镜做演出的,这个人就是后来以担任『勇者王我王凯牙』『进化战记』监督而被大家所熟知的米谷良知监督。
米谷良知监督《进化战记》
大地第一次与米谷合作是在米谷执导『黑色推销员』的时候。『黑色推销员』最初放送是1989年,米谷当时26岁,刚被拔擢为动画监督,而大地加入制作阵营已经是两年后的事情了。面对这个年轻的“前辈”,大地心里颇有些不安。但是,当作为执行演出的他拿到了米谷的分镜的时候,他完全为这位年轻演出家的天才所折服。自己考虑到的东西,米谷都考虑到了。甚至在有些场景的处理上,米谷考虑到了大地没有考虑到的执行方案,并且比大地自己原先的想法还有趣,连大地自己看了都觉得,真是又奇怪又趣味性十足,甚至有时候有意思得过头了连大地的脑袋都有些转不过来弯儿了。而正因为如此,大地才第一次真正地从他人的分镜中感受到了演出的快乐。
节奏是演出的生命!
很多人在当演出的时候只是埋头学习学习学习,看了很多前辈的分镜,学了很多前辈的惯用手法,而那些,终究都是别人的东西,在关键的演出桥段上画出类似的分镜,不能叫做借鉴灵感,也不能叫做严谨,只能叫做致敬,或是拿来主义。 一开始所有人都是学习和继承,在多年之后慢慢地总结归纳出自己的演出风格,而像出崎统之类的天才演出家,从接触演出很早的时候,就会开始有意地去实验自己的体系。 『中国嫁日记』的作者井上纯一曾经说过,如果你不是宫老爷子那样的天才,你可以选择做押井那样的诈术家,这样,你和天才就能站在同一条线上。诈术的天才,变态新房昭之便是如此。 但是,大地丙太郎和他们都不一样。大地丙太郎既很早就在实验自己的体系,又不吝惜使用必要的“诈术”。这个“诈术”与井上纯一所说的“诈术”有些不同,从来不会有负面炒作的嫌疑,反而会被人称之为“达者的智慧”。
下边要说的是从『小红帽恰恰』就开始实践的,大地丙太郎的“诈术”。
《小红帽恰恰》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要大概说一下大地丙太郎在演出时候的第一个注重点——那就是“节奏”。其实“节奏”本身是一个通用概念,跳集体舞要跟上音乐的节奏统一步伐,说相声要把握好逗哏捧哏的节奏,而就算是足球,如果无法控制住比赛的节奏,那么局面就会始终处于被动。那么,动画演出的节奏是什么呢?大地丙太郎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解释。
“比如现在有这么一句话「そばってのはやっばり細くなくっちゃいけないね~、そこんとこいくってえと、おめえんとこのは……太いね」,在这个‘……’的地方吸气,停下来。这个停止的部分就是所谓‘间隔’。在这个间隔处吸气的时候,所有的观众也一起吸气,到「太いね」结束。在结束的瞬间,观众因为发笑将吸进鼻腔中屏住的气一下子吐出来。这个‘笑’就是吐气。吸气吐气,这就是映像的呼吸,或者说是节奏。这个‘……’太长的话,观众的气息就会紊乱,吸进去的气也就吐出来了。到吐完气之后即使把结语说出来,观众也不会笑。而反之,如果‘……’太短了的话,为‘发笑’而吸进的气还没进完就吐出来,这也是时间节奏没有把握好。”
用呼吸来比喻节奏,是再合适不过了。大地这段阐述的是处理Gag台词时的巧妙的节奏控制,而不光是Gag,悬疑动画中从宣布了解谜团到解开谜团为止中间的间隔,动作场景中角色由静到动中间的间隔,甚至是普通的对话场景中每个说话的时机点之间的间隔,都影响到整部作品的呼吸,或者说是节奏的控制。如果无法控制好演出的节奏,即使脚本构成质量很高,实际统合而出的映像所传达的内容也会大打折扣;而如果整体节奏把握得很好,即使故事并不是特别优秀,作画质量并不是很高,那动画整体看起来也会显得非常有趣。
而把握观客的呼吸,调整演出节奏,也是实现“诈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小红帽恰恰》
这里拿『小红帽恰恰』第16话『出た!海坊主の妹』的某个场景来举例。这是3分18秒处到3分38秒处,园长和拉斯卡尔老师在下海之前,在沙滩做热身体操的场景。在长达20秒的镜头里,人物动作只有二人的体操动作切换和拉斯卡尔老师的站立抖动。因此这个镜头的分镜稿大部分都是COPY画面,关键只需要把握住时间节奏即可。而由于大多是重复张,作画阵的作业难度也大大降低。这个地方实际上是一个相对比较偷懒的地方(在之后的动画中大地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节约做法)。但是和一般动画采取兼用卡或者像新房一样无意义地使用一些庵野卡和长时间使用我流静止绘的所导致的结果不同,大地的这种“偷懒”却达到了最初想要的演出效果,且不会像后者露骨的超风格一样被简单地识破。拿出现在『小红帽恰恰』第16话中的这一卡来说,适时保持着微妙的动态,在观众疲劳之前及时并且迅速地调整当前画面的构图,这样的演出是足以让人信服的,在此基础上再在这其中加入喜剧元素,让人会心一笑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这也是超演出大地一直以来所最擅长的东西——用实质随意的Gag作业,通过控制演出的节奏,简单地去“诈取”观众的笑脸。
做操场景
这是在『小红帽恰恰』时,大地自己所开发的分镜技巧。
顺便一提的是,大地不仅能够顺利“诈取”观众的笑脸,也非常注重“诈取”STAFF的笑脸,大地常会在自己的分镜上做一些有趣的批注,这是在做『未来少年柯南』时,从宫老爷子的分镜稿中获得的灵感。
『小红帽恰恰』虽然不是大地丙太郎的最早的监督作品,但对于他来说,这部作品却是异常关键的。通过『小红帽恰恰』,大地不仅获得了名声与评价,而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分镜风格,完善了自己从『天才少爷茶魔』就开始尝试的摄影表模式。虽然在分镜上常常有“偷懒”的表现,但是在摄影表上,大地决定不“投机取巧”。大地开发的方法是,在确认了正式原画之后,把画好的摄影表全部涂掉重新来过。他也许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略带放任主义色彩的,辛苦自己而让原画动画获得更多自由伸展空间的行为,会为其监督生涯铺平道路。
下一回,将为大家献上从动画制作环节中举足轻重的“摄影表”部分来切入大地对此所形成的我流风格内容。
文章要点总结
- 分镜与执行演出习惯:大地丙太郎坚持自己担任执行演出时也要画分镜,从《天才少爷茶魔》时期就开始这样的创作习惯。
- 节奏控制的重要性:大地丙太郎特别重视动画演出中的"节奏",他用呼吸的比喻来解释节奏感的把握,强调在对话、悬疑和动作场景中都需要恰当的间隔控制。
- "诈术"的运用:通过《小红帽恰恰》的例子展示如何巧妙运用简单的画面和适当的节奏控制来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
- 创新的工作方法:大地在分镜上虽有"偷懒"之处,但在摄影表制作上却十分严谨,会在确认原画后重新制作摄影表。
- 职业发展:《小红帽恰恰》是大地丙太郎职业生涯的重要作品,帮助他建立了独特的分镜风格和摄影表模式,为日后的监督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