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接客…接活儿的技巧

论接客…接活儿的技巧

创建时间
May 5, 2024 7:11 PM

最近看到一些类似的事情和类似的问题,所以也想分享一下与甲方沟通时的战术。

以下内容,对漫画、插画、设计者都适用。

————————

一、不稳定的情绪来自不稳定的前提

在网上,有很多很多吐槽设计师命苦的漫画或者文章。没错,你在中国的大街小巷走走,再看看国外的大街小巷,大家都有招牌,但是外国的招牌就是有设计感,有文化内涵在,但是中国的招牌除了一些老字号的都没有什么内涵,通常就是随便找一家平面设计的小店,切割几个立体字挂上去就完了。

有设计、有内涵的那些,往往都是大品牌,中外合资。由此可见,中国人因为历史经历过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所以无处不体现着不要文化,直奔主题(你要买?你要卖?)的思想,在这种环境下,艺术的高低其实是由商业价值来定的,也就是说你的设计能吸引人,就是好,不吸引人只能卖弄风骚的话,基本不考虑。

所以,中国无论任何企业,都很缺乏企业文化,当然这是题外话。这里主要是想说,很多向你邀稿的编辑,往往是不懂艺术,应该说是不需要艺术,但是他们又不会弄。或者说,编辑他懂,但是编辑上头还有很多不懂的,大家都是棋子而已。

好了,既然,如果大部分客户都是无法给你的艺术一个公平的评价的人,那么另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可谓是要了亲命,也就是,常常这些约稿都是在还没有合同的情况下进行的。

也就是说,等你搞得差不多了,满意了,别人才会给你合同,否则可能你搞了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最后还是以一拍两散告终,你白忙活。

所以,你的心态先要放正,不管你是自恋还是自卑的艺术家,你都要先清楚的是,你面前的并不是一个SB—你要尊重他,而他也不是一个导师—你不要被他牵着鼻子走。

笔者认为,接活时最好的心态,就是把自己当作是白居易,而编辑,就是那个老婆婆。(相传白居易每次写了新诗,都必先给家中老妪看一遍,如果老婆婆看不懂,就改掉。)

总而言之,以上两个不稳定因素,是人皆有之,所以如果你因为和客户不合就发飙或者做出其他过激的行为,you are loser

二、搞清楚供求关系

有的人搞不清楚供求关系,所以往往接了活,在无数次烦闷的修改后,会以“你要的我做不了”而告终。

没错,你不是机器人,所以别人找你接活,你的作品必定会多少带有你自己的风格,但是你也不是哆啦A梦,你必须清楚的是,接活是一个供求关系,如果什么活都接,就表示什么要求(求)你都能满足(供)。

所以,在接活时,除了对待自己风格注入的部分,要把自己当作白居易以外,在他人要求注入时,你应该在一开始就搞清楚,**自己搞不搞得来?**搞不来的话,不要强自己所难,那是浪费时间,不管对方报酬多高,不行的话,不要挑战自己的修养。

当然,不是说不要挑战自己,不要进取,但是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在你的立场也许你觉得自己被百般刁难,但是在对方的立场,每次对你提出修改都只会觉得你无能。

所以,在把自己搞疯以前,记住一点,一开始就应该问清楚大概的要求,做不到的千万别硬撑。这也是后期判断到底是你无能,还是对方刁难的一大理由。

三、给自己定一个放弃的范围

给自己定下一个范围,超过了就果断放弃这个工作—没错,你们此时还没定合同,你可以说不干就不干。

范围可以是三天,或者一周,或者是修改十次为底线,超过了的话,说啥也不再浪费时间了。

四、在订下合同以前,给自己留下最大的利益

因为没有定合同,所以,千万不要轻易就给对方源文件或者原稿。这样的话,如果这一家用不上,将来总有一家能用上,说不定改天随手一改,就合了另一家的胃口。

另一方面,一开始画手和编辑的关系应该是挺好的,尽可能套下多的话,摸清更多的底细,让聊天记录“更有意义”,将来有什么争议时,你要告对方应该是不可能的了(因为都没合同),但是如果你知道对方的真名、对方的单位、对方的聊天记录,你在网上一贴出来,他怎么的也掉一半血。

五、尊重他人,才是尊重自己

即使你是天下最强的美女漫画家或插画家或设计师!你笔下的女性都是超美的!你要是接了要求弄男性的图,你也得歇菜。

所以不要自视过高,因为对方的要求才是整个工作的核心,你的任务就是让对方满意,而不是让你自己满意。你要自己满意,你自己给自己画,然后自己给自己钱去。

和前面说的一样,客户肯定不是SB,就算是SB他也会被满足,问题往往不是你行不行,而是他不懂得如何引导你制作出让他满足的作品,换句话说就是“你眼中的SB客户”,其实就是表达能力不行而已。你搞不清楚这一点的话,如果你傻到给自己觉得是SB的人做事,还要被虐,那一开始别干不就结了么?

所以,要尊重一个表达能力不行的人。客户要高水平的图,你可以给高水平的,他要简笔画,你可以给简笔画,这些都不是矛盾的根源,矛盾往往是因为客户想要简笔画但是你给了高水平的图,或者反之。

六、理解能力,才是你最需要的技巧

刚才说到了供求关系,也说到了“改来改去”的活儿多数是因为客户不懂表达自己的要求,那么好了,现在是谁负责“供应”?没错,是你,所以,你有义务尽力地,去理解对方

而下面的内容,不但是要告诉你理解对方的方法,还要告诉你如何去超越对方的理解,甚至控制对方的要求。

换句话说,下面的技巧是“让编辑说OK的技巧。”

技巧分割线———————

七、讲价的技巧

即使啥也不管,画手也是最担心报酬的问题。但是往往很多艺术家羞于讲价,总是希望对方多给,对此我可以不客气的说 你SB…………

……艺术,是能用钱来衡量的吗?

是。(至少目前这桩活儿就是)

好,我们继续讲讲价的技巧…其实笔者在自己其他文章也讲过了,讲价的技巧和上街买东西的讨价还价也差不多。

通常对方会客气地先让你开价,这需要你对市场定价有个大概的了解,或者以前吃过亏也行。

那么,你就报一个很高的价,比市场价还要高。

那么对方肯定说不行不行,这么高都超出一般行情了,你看这个价格怎么样。

好,此时的“这个价格”,就是一个比对方可承受价格偏低的价格,我们已经一下子就套出来了,那么接着你只要再把这个价格抬高一点点,就会是一个合理的价位。

就这么简单,而且也不会羞于启齿。我来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道理,其实道理就是,一般对方都TMD不会告诉你自己的价位,然后希望你报低了然后压住你,好吧那么直接报一个高价让他们爆表,反客为主,让他老实交代就可以了。谈价钱这部分实在是尔虞我诈啊。

也有些看似诚实的编辑,一开口就是“我们这里都是给XXX元的,你看怎么样,就算是很厉害的A画手,我们也是给XXX+50元而已。”这样的时候,你也可以诚实地告诉他:“那么,我就要A画手同价吧。”

因为对方的“诚实”,让价格这事定死在了他定下的范围内,所以这时你就要作出破釜沉舟的质问—“我要和(你口中最高价的)A画手同价行不行?”如果对方答应,那么当然好了,如果对方不答应,或者要求降一点点,那么你就要作出决定了,是上,还是扭头就走。

这就是第一场战争。如果你没能领会其中简单的原理,可以多留意老妈平时买菜买衣服和别人讲价的技巧。

八、领要求的技巧

当价钱公道,双方决定合作时,对方就会开始讲述他的要求,此时,你应该尽可能地问清楚。

这需要一些经验,打个比方,如果对方是要求你画一个人,那么你就要确定,这个人的脸是圆的还是方的,眼睛大小之类的。

如果对方不懂表达,只是给出一张图,说“就按这个风格画”,那你应该问他多要一些“合乎他要求的风格的图”,尽可能地把范围缩小。

九、制胜的关键—草图

当你得到尽可能详细的要求以后,不要马上开工,你应该马上做3~5个草图方案给对方选择,笔者的建议是,3个就够了。

对于不懂表达的编辑,你给他成品,是不可能完美的,所以要预防这种事情发生,我们就应该把每一个编辑都当成是不懂表达的编辑来对待。

一个作品最轻松的阶段就是草图,所以,应该在草图阶段决胜负,自己才不会受伤。

另一方面,对于一个编辑来说,他第一次给你的要求未必就是他心中的直接要求,所以他需要的不是你费尽苦心光速做出来的成品,而是需要选择。

草图的妙用就是,你要把对你要求,转化为他自己的选择。我画出三个草图以后,我不会问编辑,哪个草图合乎他的要求,我会问编辑那个草图更好?如果他选了一幅草图,那么你可以把这个草图再加点创意,再分出三个方案来,再问他哪个好。

明白了吗?这是一个转移责任的技巧,经过几次选择以后,将来作品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自己选的。

草图这一招,一定要进行到对方说:“好,就这个吧,可以开始细化了”,才算完成。这样,因为只是草图,所以大大减少了双方时间的浪费,而且你要付的责任也会越来越小。

这是我们第一个潜意识的输出。

十、占领主动权,把对方打成筛子

在接活的草图、交流阶段,千万不可以让编辑成为主导地位的人,不要让他觉得你就是一个苦力,这要怎么做呢?

就是要多话、手快,他一旦有了选择,马上修正马上出新的草图,马上问他意见,像话痨一样压制对方,让对方都觉得你烦,让对方都觉得累,让对方都觉得你很努力,拖慢进度的反而是他的选择和举棋不定(其实你的努力只是在草稿阶段而已)。

这样一来,我们第二个潜意识输出就完成了,对方会开始觉得你“服务太周到”,就像是到了商店被许多服务员围着的感觉,所以会跟你说OK,让你自由发挥去。

因为,在接活的时候,最可怕的一句话就是“你这样弄一下试试?”,我想一听到这句话,无数人心里就会想:“试试试,试你妹啊!就这么试一个你随口说的方案要花我多少时间啊!”所以,我们要杜绝这样的情况,一开始就用消耗最小的草图去试他,试爆他。

如果你的话痨技术和手上的速度够快的话,也许真的能试到他的妹—编辑可能会说:“我先走开一会儿,我让小刘来跟你谈,以后就找她就行了。”

十一、不要把小刘当小刘

接活的时候最怕的也是这种“隔山打牛”的情况,有个小刘什么的挡在你和决定者之间,但是其实不用担心。

首先说说,为什么担心小刘这种插缝的人,因为,决定者的审美观和想法,肯定和小刘同志不一样,但是小刘收了你的稿上交的话,决定者发现不行还是会怪你,所以,你一定要跨过这座山。

不要把小刘当小刘,你就漠视他的审美,把他完全当成传声筒。首先你同样地用草图和话痨攻势去进攻小刘,然后当小刘也做出决定时,你必须活用这一句话—“那你拿这草图去问问主编吧。”

也就是说,这个对策是无视小刘,让编辑觉得责任还是他自己的选择。小刘也会慢慢地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没用的,会成为你的帮凶。

好了,如果,出现小刘说主编这会儿正忙,等下再看的话,那么你就啥也别干。一天上头没有选择,你一天不要做任何事情,减少消耗。这样一来,浪费的只是对方的时间,而且责任也还是主编。

十二、当对方崩溃的时候,给对方最后一个心理暗示

如果,在上面的战争中,你得到了OK,那么就不需要再说下去了。

如果在上面的战争中,对方确实还是不满意,那么你首先可以按照自己定下的限度来决定是否放弃,或者可以继续重施故技,而且还要加入一个心理暗示,就是你们拖了我这么久,我消耗不少,少做了好多其他工作呢,如果你们现在说不要,我要有补偿的。这样就算走了,不管有没有补偿,你也是风光地走,不带走一片成品,因为你根本就没开始做成品,别人占不了你多少便宜。你之前的草图,也算是一种合理的付出,确实应该的付出,别以为世上的钱都那么好赚。

再说了,这也是一种锻炼。才草图而已的事,嘴上要说要求补偿,心里千万不要不高兴,这是磨练,这是最小的消耗。

再如果,对方表示他们也混乱了、崩溃了,不知道怎么选择的时候,我想如果不是你的作品太差(如果真是你差,他们应该早就叫你走人了,不会再和你说不知道选哪个好),就是他们也到了一个比较模糊的位置上。

此时,最后一个心理暗示就是,你要为对方下决定!

这里,有两个选择。

其一,就是直接告诉他们哪个好,而且还要加几句“这个方案很多人都喜欢的呀,不如就这个吧”之类的,尝试说服他们,一般都会成功。这个方法,是在你对这个项目还有热情的情况下做的。

其二,如果你对这个项目已经丧失热情,那么很简单,找一个大师的作品给出来说,“不如按这个风格吧”,这也是很容易说服对方的。然后你要做的就是缺乏创意的模仿了,最后责任还是因为对方“太花心”,所以你给出这个模仿大师的路线是一个求稳的决策。

————————

到此,整个接活的战争就基本结束了,以上的对策,是排除了对方骗人、骗钱的情况。那些情况还是需要警察和法律处理。

但是,别以为这是什么“手段”,相反,这些手法正是以其人之身治其人之道—商家之道。

如果懂一点点做生意的话也能想到,如果你到了一个服务业消费,对方所有服务员任劳任怨,那么顾客一定会越来越放肆。这种“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其实是有底线的,正因为很多画手很羞涩,不善于人际和沟通,所以往往没有底线,做牛做马。

如果你不善于沟通,那么就应该换一种理念,就好像也有一些商家的服务是定死的,只负责条款上的服务,其他一切都不管,这种“按章服务”的理念,避免了尴尬,也少了争执。

所以,其实上面所有的技巧,不是为了反坑编辑,而是为了把被动的“顾客是上帝”的理念,转换为“按章服务”的理念。艺术本来就很主观,接活、搞设计就更主观了,所以非常需要把主观问题客观化。

所以上面的技巧是不断地提醒编辑—你根本就没有给我准确的要求,你不能想怎样就怎样,我只是不断地让你清楚,出来约稿,你也有责任,你必须给我把话说清楚了。

约稿、接活,双方的自由度是此消彼长的,如果编辑对画手足够信任,往往照单全收不会多说,如果编辑自己主观意识太强,又表达不清的话,前面也说了,要么你放弃,如果你真的接下来的话,不要羞涩,beat the shit out of him,把他的屎都给问出来。

最后说一句,千万不要发脾气,这世上什么人都有,但是可以肯定一点的是,对方肯定是为了得到结果而来,而不是为了调戏你而来的,所以一定要尊重对方,对方再可恨,你可以把他当作是一个表达能力较差的人。这样一想的话,事情就明朗了,比如说我和你都开了一家店,我们都遇到了一个表达能力差,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的客人的话,如果我懂得如何引导对方说出要求,你不懂,那么最后生意不好的肯定是你。

我们不比谁生意好,谁的底线和修养都不同,但是,如果你对自己都不了解,明明自己脾气不好还出来接活,那么你和那些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有什么区别呢?要干,就干好,有技巧地干,要么就不干,何必受一肚子气。能让自己开心,才是最有益的技巧。